20141219

台北還不是國際城市

進步且成熟的國際城市必定伴隨著成熟的運動文化,我口袋名單裡符合這個條件的城市不少,卻沒有台北。

所謂成熟的「運動文化」指的是城市中大多數居民,除了食衣住行之外,「運動」是長年環繞在他們生活,且經常從事的活動之一。拿我口袋名單中的紐約來說,地鐵車廂中聽到男士們的對話,談的不是天氣、不是哪家餐廳好吃,而是互相炫耀自己兒子冬天打冰球及籃球、及春夏打小聯盟棒球的戰績;或是一整個地鐵車廂裡面的人都穿著紐約洋基或大都會的球衣及戴著帽子,準備去看球;又或是全家大小一身勁裝前往中央公園運動。以運動為主的對話與場景是美國百多年來運動文化深植的縮影,是無法刻意營造與複製。

說台北沒有運動文化不公平,只是離成熟的階段還有些距離,拉近距離不是靠舉辦國際大型賽會、拿一堆亞奧運獎牌、或興建一堆足以傲視全球的硬體設備,而是整個城市從上而下、公部門到私部門都要進行思維的改造。公部門的改造得從每回換體育局、體育署長官說起,推動國家或城市的運動發展政策多半為了在短期內端出績效或成果,在這樣的思維及政治壓力下,常把經費與資源放在少數可以拿金牌的運動項目或者爭辦國際賽事。

根據體育署編列的預算來看,2015年總經費是784,9275千元,雖較2014年增加204773萬(增幅45.31%),但整建運動設施經費503,1211千元,占了總預算近六成五(64.09%),其中166,680萬元主要用於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的相關運動場館整建工程。 可運用於推展全民運動、競技運動、國際體育、與體育行政業僅35%。

對於挹注大部分經費在舉辦大型國際賽會(亞奧運、世大運等)或競技運動的策略,我向來不認同, 因為競技運動的實力並非一蹴可幾,應該是長期從基層培育起。只要參與運動的人口越多,人才庫豐沛,競技運動成績自然會好。而砸大錢爭辦國際賽會能夠為一個城市或國家留下的運動傳承(legacy),其實不多,影響層面也不深遠。從2004年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及高雄世運、到即將發生的2017年台北世大運,除了花大錢興建場館外,到底還留下什麼?我怎麼也想不起來、感受不到。

運動文化的形成不是只有砸錢,需要是用心的經營與時間的洗禮。帶頭改革運動政策者需要有魄力跟決心,捨棄金牌迷思,而是為台北打造10年、20年的運動發展遠景。如果能看到台北市民在每年年底辦的國際馬拉松賽事時夾道歡迎、幫選手加油、甚至主動提供補給品,而不是因為交通管制謾罵選手與工作人員,那時台北絕對是個夠格的國際城市。

20141204

黑豹旗該分級嗎?

前幾天抽空到天母棒球場看了2局黑豹旗比賽,這場的對戰組合是近幾年台灣高中棒球的強權「平鎮高中」對上「南港高工」。熟稔高中棒球的人,看到兩所高中的名字就能約略猜到這不會是場勢均力敵的比賽。果然,抬頭一看計分板掛著100的比數,比想像中的不慘烈,平鎮難道只派二軍板凳選手上場嘛?瞄了一下場上及休息區的選手,果然先發選手並沒有全員上場,如果七局之前南港高工無法讓比數拉近,提前結束比賽幾乎已成定局。由於還得回去學校上課無法待到比賽結果出來就得先行離開,事後從媒體報導得知平鎮在七局上派出宋文華終結,110提前結束比賽。,不意外。

老實說這比數並不難看,因為這場比賽提前只不過是眾多提前結束比賽中的一場,且比分差距不大。本屆黑豹旗從1122日開賽以來到122日這場編號第85場的比賽,除了1場是棄賽、1場是裁定沒收外,只有14場比賽不是以「提前結束」收場,其他都是打不完9局的,甚至有870近乎籃球得分的比賽出現。這些實力過度懸殊的比賽引發黑豹旗是否該分級的爭議,答案並非一面倒向分級或不分級。

我個人覺得黑豹旗不需要分級,但是應該考慮修改競賽規則與賽制。先談為何不需要分級,因為參加黑豹旗對於熱愛棒球的高中男女生來說是一種肯定,肯定他們參賽精神,肯定他們為了棒球投入的青春與熱血。就拿南港高工來說,他們自知論實力要贏平鎮的可能性是零,但7局上半站在打擊區對決宋文華的決心不容置疑。光是能夠對決高中明星選手宋文華的驚訝與興奮,應該夠讓南港高工這批選手說嘴一輩子了,因為這場輸球的比賽搞不好成為高中棒球生涯裡最美好的回憶。分級制如果施行,反而打斷了這群愛棒球的高中隊伍挑戰高手的權力與夢想,這不公平。


贊成分級者可能考量到因實力懸殊造成比賽內容不佳、選手容易受傷、或者打木棒差點輸給鋁棒隊伍等問題,為了解決相關疑慮,我建議黑豹旗修改賽制。先抽出16支種子隊(前一屆黑豹旗的前16強)從第二輪比賽開始,其餘隊伍則由第一輪打起 。這樣的賽程安排可避免第一輪比賽中出現過多提前結束的賽事,同時能增加比賽可看性。例如本屆第一輪中士林高商與師大附中的比賽,堪稱本屆黑豹旗至今娛樂價值與張力最高的一場。士林高商由女壘選手為主搭配男生主力投手,由於平時女壘選手基本動作訓練紮實,比賽經驗也豐富,轉打棒球並非難事。隊上的捕手黃愉婷從第一輪出賽到第二輪輸給榖保中學,不論結果都是媒體爭相報導的亮點。


高中棒球賽事不應該只為了培養出強隊、強投、或強打而存在。看看桃園以升學著名的第一志願武陵高中與東石的比賽,武陵靠一支安打、盜壘、及野手選擇得到這一分,最後就是以1:29提前結束。武陵是以社團方式組隊,賽後接受訪問指出,平常僅利用上課日的中午、及週日練球。為了整取爸媽認同與支持他們繼續打球,一定得用成績證明打棒球並不影響功課。我敢說這批武陵高中的選手未來的人生與事業的發展一定都不差,反而該擔心的是傳統高中棒球名校出來的選手,除了棒球之外,他們還有什麼?這留待日後討論。


但我深信黑豹旗不分級賽制所創造出來的經典畫面、以及許多高中棒球熱血球員的小故事有絕對的價值,如果因採用分級制而從此消失,絕對是高中棒球精神層面的損失。因此只要賽制與競賽規則調整得宜,不分級的黑豹旗才是高中棒球的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