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3

或許是籃球再度職業化的時候了

前幾天東森羚羊對外宣布,已經以三年1500萬台幣的天價簽下陳信安。如果沒有任何意外,陳信安只要等8月11日服完替代役後,就能正式披上東森的球衣。
陳信安這個薪水讓我忍不住拿起計算機好好的算了一下,別說其他籃球選手無法比較,連職棒目前最高薪的彭政閔都難以項背。以月薪來看陳信安是41萬6667元,而彭政閔是30萬元;若是以SBL及CPBL賽季來算,SBL一季每隊出賽30場,所以陳信安每出賽一次的出場費約16萬6667元,而彭政閔出賽數100場,則一場只有約3萬6000元,陳信安每場出場費高出彭政閔約4.6倍。再說比賽時間,籃球絕對低於棒球,況且籃球選手不需像棒球選手得風吹日曬加雨淋。所以陳信安這紙合約,真的是a really good deal!
東森這波挖角行動,改變了目前台灣籃壇生態。首當其衝的是裕隆這個40年老字號,在同意陳信安離隊後24小時內,允諾旗下球員重新調整薪資,並開始採行合約制;而其他球隊則是相繼砸下大錢保住主力戰將。不過,在各隊試圖保住球員免於被他隊挖角的同時,台灣籃球界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再度職業化的可行性,因為我認為台灣男籃一直都有職業化的條件。
首先,有非常穩定的觀眾基礎。以這兩年SBL培養出來的觀眾數看,幾支人氣頗望的球隊轉入職業,再加上妥善經營球迷,觀眾群方面應能繼續維持。再者,籃球一直是台灣運動人口最多的運動項目之一,相信有職業籃球後,可以把職業選手及業餘選手確實分級,帶動籃球運動的廣度及深度,吸引有潛力的選手投入這項運動。
從成本面看,經營職業籃球的成本遠低於棒球。不僅場館取得容易,營運費用也比棒球低很多,且每隊球員人數少,所需的器材、設備、及球員個人裝備,也都比棒球便宜不少。另外更重要的是,目前台灣有兩家有線電視台投入球隊的經營,相信在球賽、球員、及賽事報導上,應會大力宣傳,這對於願意投入職業籃球經營的企業,或者贊助商都是利多。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不要重蹈多年前CBA封館的覆轍。願意加入職業籃球的隊伍必須要有共識,職業運動雖講求競爭,但遇到重大決策或者訂定典章制度時,主政者必須拋開私心,以維護聯盟中所有球隊之共同利益為前提,能拋棄成見、同舟共濟的職籃才真正能長久。
台灣職籃的重生,需要眾人的智慧,但絕對令人期待。(原刊於2005-8-6蕃薯藤運動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