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2

腦袋經濟學

那天在延吉街一家擁有10年歷史的咖啡店PURO,邊品嚐新店主煮的Espresso,邊翻閱一些雜誌。一看到這個月遠見雜誌封面故事印著五個紅紅的大字 – 「腦袋經濟學」(Neuroeconomics),馬上被這個主題所吸引。
傳統經濟學認為,人是在理性的狀況下,做出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決定。而腦袋神經學目的在結合人類腦部活動和經濟行為兩種研究,試圖透過對大腦的研究,解釋影響人類經濟行為的決策過程可能是情緒。報導中談到,畢竟經濟活動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腦神經經濟學勢必得將行為的互動也列入研究範疇,因此距離這個學說實用化的階段仍待努力。
但目前對於腦部反應主宰消費行為這個區塊,一些研究案例指出消費行為有可能是腦袋裡神經運算的結果;例如,某醫學院研究人員對67名受試者進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品牌實驗,蒙上眼睛讓所受試者喝這兩種可樂,全部的人都認為百事可樂好喝,但在拿下眼罩且看到商標再喝的情況下,有3/4的人認為可口可樂比較好喝;且腦部掃瞄發現受試者在看到可口可樂商標後,腦部掌管記憶的兩個腺體突然變的非常活躍。因此,研究結果指出既使百事可樂在味道上佔有優勢,但在廣告及品牌的建立上並沒刺激到消費者的腦部。
要是消費者行為真如預期是掌握在腦部反應,那根據人腦運算過程所制訂的行銷策略,豈不是無往不利、戰無不勝?一想到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只要看到經過計算的廣告或者促銷活動,絕對無法克制情緒上的反應而傾家蕩產購買,不禁讓人起雞皮疙瘩。難怪,腦神經經濟學的研究已經吸引多家企業投入大筆資金。
既然,腦神經經濟學極有可能解釋我們為何生活更富裕卻不見得更快樂,或者品牌及廣告如何刺激腦部活動。我很好奇有沒有人研究過要怎樣才能刺激人類的腦部,讓他們選擇去從事運動?或者,植入一個晶片啟動人類的運動天賦?因為,運動被證實能夠降低憂鬱或多種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國家可因為人民皆積極從事運動而減少健康醫療方面的花費,這樣腦袋經濟學實用價值及對於人類的貢獻將會空前。(原刊於2005-5-14蕃薯藤運動網)

No comments: